展览概要
- 展览名
-
特展 宋元佛画——东渡日本的诸佛
- 展期
-
2025年9月20日(周六)~11月16日(周日)
【主要的展品更替】
前期展览:2025年9月20日(周六)~10月19日(周日)
后期展览:2025年10月21日(周二)~11月16日(周日)
※会期中,有部分展品的更替日程与上述不同。
- 会场
-
京都国立博物馆 平成知新馆
- 交通
-
JR、近铁电车、京阪电车、阪急电铁、京都市公交车
交通
- 休馆日
-
- 每周一 ※2025年10月13日(周一、法定节假日)与11月3日(周一、法定节假日)正常开馆。
- 2025年10月14日(周二)
- 2025年11月4日(周二)
- 开馆时间
-
09 : 00~17 : 30(闭馆30分钟前停止入馆)
每周五 09 : 00~20 : 00(闭馆30分钟前停止入馆)
- 票价
-
一般观众 2,000日元(1,800日元) 大学生 1,200日元(1,000日元) 高中生 700日元(500日元) - 括号内是预售与团体票价。
- 团体需达到20人以上,才能享受团体票价。
- 特展的预售门票将于7月16日(周三)至9月19日(周五)期间,在各大票务平台及官方电子票务平台同步售卖。
- 门票详情请参考特展官方电子票务平台(e-tix:https://www.e-tix.jp/sougenbutsuga/en/)(英语)。
- 高中生与大学生请出示有效证件。
- 初中生以下可免费入馆(凭相关证明)。
- 身心障碍人士及其陪同者1名可免费入馆(凭相关证明)。
- 校园合作伙伴(Campus Members)的学生和教职工,可凭学生证或教职工证,另享减免500日元的优惠(一般1,500日元、大学生700日元、高中生200日元)。该类优惠门票仅限当日在本馆南门售票处售卖,请直接在来馆时购票。
- 体验活动
-
详细信息请参考日语网页。
※体验活动将以日语进行。
- 纪念讲演会
-
详细信息请参考日语网页。
※纪念讲演会将以日语进行。
- 学会
-
京都国立博物馆国际研讨会 东亚佛教文化视域下的日藏 "宋元佛画"
2025年10月17日(周五) 9 : 00~17 : 00(日本时间)
详细信息请参考日语网页。
- 语音导览
-
语音导览器(会场租借)
- 租借费用 :
- 1台650日元(含税)
- 语言 :
- 日语、英语
- 租借服务时间 :
- 09 : 00~17 : 00
每周五 09 : 00~19 : 30
APP版
- 贩卖价格 :
- 800日元(含税)
- 语言 :
- 日语
- 上线期间 :
- 2025年9月20日(周六)~11月末(计划)
- 主办
-
京都国立博物馆、每日新闻社、京都新闻
- 赞助
-
DNP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、大和房屋工业
- 特展官方SNS
-
- X:@sougenbutsuga
- Instagram:@sougenbutsuga
展览看点
“宋元佛画”是指在中国宋元时期绘制的佛教绘画。自古以来,日本便尊崇信奉佛教,并通过海路从佛教文化发达的中国带回了大量的佛教艺术珍品。宋元佛画多在平安时代(794-1185)后期至镰仓时代(1185-1333)期间传入日本,其中不少作品技艺精湛,在中国绘画史上亦占据重要地位。这些画作不仅被供奉于寺院,供信众瞻仰礼拜,更成为日本画家临摹研习的范本,历经岁月的沉淀,深深地融入了日本文化。
本次特展荟萃日本国内珍藏的宋元佛画,结合作品创作地的文化脉络,展现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。
尽管这类作品被统称为“宋元佛画”,但每件作品在题材内容、创作年代、绘制地区及所涉人物等方面均呈现出复杂且丰富的面貌。希望本次展览在深入解读宋元佛画艺术精髓的同时,亦能启发观众重新审视这些作品所体现的日本文化的国际性、包容性与多样性。

国宝 孔雀明王像 京都 仁和寺藏
前期展出 : 9/20~10/19
第1章 宋元文化与日本
“宋元”一词,原本意指中国历史上的两个朝代——宋朝(960-1279)与元朝(1271-1368)。然而在日本,此词自中世纪起亦承载着一种独特的文化价值观。平安时代(794-1185)后期至镰仓时代(1185-1333)期间,日本通过与宋、元两朝的往来交流,引入了大量的舶来品。即便是在两朝覆灭后的室町时代(1392-1573),这些“宋元”之物仍在将“唐物”(中国文物)视作赏玩珍藏的文化风尚中备受推崇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,当属室町幕府将军足利家族珍藏的大批中国文物——“东山御物”,这一系列珍品享有极高的评价,并被妥善传承至今。本章聚焦于在日本受到高度评价、长久以来令人心驰神往的宋元文化的一隅,引领观众进入宋元佛画的世界。

国宝 秋景冬景山水图 (传)徽宗绘 京都 金地院藏
前期展出 : 9/20~10/19
第2章 向大陆求法——传承教义的祖师形象
为何会有大量的宋元佛画传世于日本呢?自古以来,日本便信奉佛教,曾多次试图渡海前往大陆,向佛教发达的中国寻求教义规范与修行戒律。成功抵达宋朝和元朝的日本僧侣们造访圣地与名刹,虚心向当地高僧求教,并积极研习当时最新的佛教思想。他们将所学成果,以及以佛画为代表的佛教文物,如佛像、佛经、清规及寺院中使用的生活器具等带回日本,并妥善传承至今。本章以自中国携回日本的祖师肖像画(顶相)为线索,通过这一体现师资相承的凭证,将以人的信仰与实践为纽带而展开的佛教文化的交流娓娓道来。

国宝 无准师范像 自赞 京都 东福寺藏
后期展出 : 10/21~11/16
第3章 宋代佛画的诸相——宫廷与地方社会
唐朝(618-907)灭亡后,宋朝于公元960年重新统一中国。宋朝分为两个时期,从建国至靖康之变为止被称为“北宋”(960-1127),迁都江南后则被称为“南宋”(1127-1279)。宋朝全面推行科举制度,士大夫阶层在社会中发挥主导作用,形成了崇尚学术与理性思维的文化氛围,以宫廷为中心的绘画艺术亦达到相当高的水准,精湛的绘画技艺在佛画作品中亦可窥见一斑。此外,南宋的都城位于临安(今杭州市),其周边地区佛教文化底蕴深厚,分布着天台山、阿育王山,以及普陀山等佛教圣地,以明州(今宁波市)为中心的市镇亦绘制了大量的佛画。本章从宋代的历史背景出发,深入探究日本现存宋代佛画的诞生历程。

国宝 阿弥陀三尊像 普悦绘 京都 清净华院藏
后期展出 : 10/21~11/16
第4章 牧溪与禅林绘画
日本佛教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之一,应该是在镰仓时代(1185-1333)传入了正统的禅宗。与此同时,以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法的绘画艺术亦广泛传播。禅僧牧溪活跃于南宋末期至元代初期,是水墨画的名家,亦是在日本最受喜爱的中国画家。牧溪师从临济宗高僧无准师范(1177-1249),这一师承关系亦是其在日本获得高度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。牧溪的作品形简神完,笔法粗放豪迈,淡墨挥洒自如,尽显当时中国禅林水墨的幽玄神韵。本章以牧溪的代表作《观音猿鹤图》及其他传世佳作为切入点,追溯宋元时期禅宗绘画的丰富面貌。

国宝 观音猿鹤图 牧溪绘 京都 大德寺藏
后期展出 : 10/21~11/16
第5章 高丽佛画与宋元时代
公元918年,高丽(918-1392)在朝鲜半岛建国,并逐步发展成一个虔诚信仰佛教的国家。高丽王朝的悠久历史与中国宋、元两朝兴亡更替的时期高度重合,两国之间的交流亦对高丽佛画的创作影响深远。在高丽绘制的佛画中,部分作品既承袭了北宋时期的绘画传统,又融入了元代独特的画风。自中世纪起,通过海路传入日本的高丽佛画逐渐被误认为“唐绘”(中国画),与中国画混为一谈。然而,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,高丽佛画的独特风格日益明晰。本章的展品以高丽佛画为主,旨在梳理其与宋元绘画之间的深厚渊源,并进一步揭示其绚烂流丽、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。

重要文化财 弥勒下生经变图 李晟绘 京都 妙满寺藏
前期展出 : 9/20~10/19
专题Ⅰ 中国样式的吸收与佛像
从中国传入日本的物品不仅有佛画,还有运输难度远高于绘画作品的佛像。日本在仿制中国样式的佛像时,不仅以实体佛像作为范本,亦广泛借鉴了各种图像与绘画。
镰仓时代(1185-1333),入宋求法并成功归国的日本僧侣开始兴建具有中国风格的寺院,并将自宋朝请回的佛像供奉其中。受此影响,日本开始雕造异国风格显著的佛像。此专题聚焦宋代流行的“逆手阿弥陀”(左手举起,右手下垂,手势与传统样式相反的阿弥陀佛像)、表现“生身性”(写实的身体特征)的佛像,以及体内装藏舍利或五脏的佛像实例等作品,介绍日本佛像对中国样式的吸收状况。

重要文化财 如意轮观音坐像 京都 透玄寺藏
全展期展出
第6章 佛画的边缘——与道教、摩尼教的交融
在中国,道教与佛教一样历史悠久,广受信仰。在宋元时期绘制的佛画与道教画中,呈现两者特色融合的作品屡见不鲜,如广召诸佛菩萨的水陆画、结合地狱信仰的十王图等吸收了道教元素的佛画,或是描绘禅宗祖师的画像,以及呈现出极高亲和力的仙人图等,表现形式丰富多样。此外,摩尼教(明教)曾借助佛教图像在中国传教,不知情者会将其圣像误认成佛画,因而完好传承至今。本章将追溯佛教与其边缘地带诸宗教在图像上的交融状况,深入解读宋元佛画丰富多彩的艺术风貌。

摩尼诞生图 九州国立博物馆藏
前期展出 : 9/20~10/19
专题Ⅱ “经绘”的世界
“佛经”是佛陀教诲的集结,在佛教文物中尤受重视。尽管佛经属于文本资料,但其封面内页往往绘有佛陀、菩萨等尊像,或表现佛经内容场景的卷首扉画。此外,除了手抄的写经,随着宋代雕版印刷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广泛普及,印刷版经中亦开始出现扉画及插图等形式的佛经版画。这些附于佛经中的画作,在日本被统称为“经绘”,亦是佛教绘画中的重要范例,并随着佛经的传播而广为流传。此专题通过对比宋元时期与高丽时期的经绘,探讨其在东亚地区的展开脉络,以及与佛画之间的关联性。

绀纸金银字华严经 普贤行愿品 京都国立博物馆藏
全展期展出(普贤行愿品将于后期展出 : 10/21~11/16)
第7章 日本美术与宋元佛画
“宋元佛画”作为瞻仰礼拜的主尊画像、仪式空间的庄严装饰,或传递禅宗精神的挂轴,承担着多重功能。这些自中国传入的佛画,作为典范性的图像,在日本被大量摹绘。对于日本画家而言,宋元佛画不仅是珍贵的学习范本,其中相较于供奉礼拜用的佛像画,那些在笔墨运用与主题表现上更为自由的道释人物画及禅林水墨画,更成为激发他们创作灵感的重要源泉。宫廷画师梁楷、禅宗画僧牧溪,以及人物画家颜辉等人的艺术表现逐渐被整理、归纳成一种独特的风格(笔法),并在日本被广泛研习与效仿。本章通过一系列深受宋元佛画影响的佳作,概览宋元佛画与日本美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渊源,为本次展览画上圆满的句点。

重要文化财 枯木猿猴图 长谷川等伯绘 京都 龙泉庵藏
后期展出 : 10/21~11/16